【公共建筑】以山水自然为设计灵感,“卧云”的建筑意象

发布时间: 2022-08-03    浏览(2555)


龙门山 · 卧云台

小隐建筑


横亘在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之间的龙门山脉造就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成都向北50公里的彭州,有着巍峨的龙门山脉、奔流不止的湔江等优越的山水自然。2020年3月彭州启动《彭州市立体山水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力图塑造“城在山水畔、人在公园间”的立体山水画卷公园城市意境。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704380794.jpg

立体山水画卷©秋语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724929368.jpg

山水间的卧云台©秋语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805329400.jpg

雪山下的卧云台©秋语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762410907.jpg

绿意盎然的卧云台©小隐建筑 


“卧云台”位于龙门山镇小鱼洞大桥桥头,是进出龙门山镇的必经之地,也是龙门山镇践行乡村振兴的重要节点。我们希望卧云台以独特而轻盈的方式置入龙门山镇,在这里生根发芽,带给龙门山镇生机与活力。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833109903.jpg

小鱼洞大桥与卧云台©秋语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843446534.jpg

晨曦中的卧云台©秋语

卧云台是集文化展示、科普教育、文创体验、情景体验为一体的公共建筑。建筑共三层,底层整体架空形成一个完全开放的多功能公共场所,中部及顶部为文化展示和休闲体验空间,这里有云上的山水,也有云下的烟火。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876421285.jpg

云上的山水©bpi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885544051.jpg

云下的烟火©形在摄影
 
 


生根


建筑是自然的,是生活的,是历史的,也是未来的。融入自然环境,见证生活点滴,承载历史文化,思索未来发展,建筑才能在所处的土地生根发芽。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896521213.jpg融入自然的建筑©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08871924.jpg

融入自然的建筑©小隐建筑



社会学家费孝通曾提出“人是有根的,个人不过是根上长出的枝条,他的茂盛来自这个根,他的使命也在加强这个根。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资料,供给他教育文化的社会:小之一家一村,大之一乡一国。”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15970743.jpg

 卧云台的根©小隐建筑

回到小隐的设计理念,我们希望建筑能在所处的土地生根发芽,而这需要建筑参与当地人的生活中,与当地社会发生更多的联系。


在设计初期走访过程中,我们关注到“卧云台”基地附近1.5公里范围内大湾村、太子村、鱼洞村、董坪村四个村子所共有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乡村传统社会秩序的衰退和消逝。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30436732.jpg

村子中央的卧云台©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37321501.jpg

村子中央的卧云台©小隐建筑



回顾历史,城乡关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城乡共融并非意味着乡村对城市的单向流动趋同,而是城乡平等的交流对话和互通。我们希望卧云台在满足基本的功用和需求的基础上,能回馈周边村民,给他们一个聚集、闲聊、嬉戏的场地,更多的传递公共建筑的意义,承载更多的社会价值,成为村与村、城与乡对话交流的场所,从而让卧云台在龙门山镇生根发芽,带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在这样的思考下,我们融合了“乡村会客厅”的理念。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49458267.jpg

乡村会客厅©秋语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56881839.jpg

卧云台中游玩的村民©秋语



建筑底层整体架空,白色的“竹林”由地面生长至穹顶,规整的结构柱网消隐在“竹林”中,形成一个开放包容的多功能场所。它像湔江水蒸发形成的云朵,炎炎夏日里带来一片阴凉,云下的人们,闲坐纳凉。它像是乡土记忆中“村口的大树”,树下的人们缓摇蒲扇,漫说故事。它像飞往未知星际的太空飞碟,苍穹下的人们仰望星空,憧憬未来。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68927805.jpg

消隐结构的竹林©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78928170.jpg

黎明的云朵©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88116994.jpg

夜幕下的大树©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8994795473.jpg

太空飞碟©小隐建筑


我们希望白色的“竹林”变成“根”基,而让聚集于此的人们成为建筑的“根”本,注入最当地的烟火气息,形成社区文化共享的小天地,达到传统生活形式现代演绎的理想情境。他们于此的互动连接着过去、现在、未来。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014659790.jpg

竹林©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034546731.jpg

 竹林中的天梯©小隐建筑



 

发芽


当周边村民有了闲谈消遣的好去处,又该如何满足人的视觉及精神需求?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探索性创新实践。


夜晚,架空底部巨大的穹顶通过灯光设计变成一个诗意的星辰宇宙。我们将巨大的穹顶通过参数化设计拆分为了2600多块单曲面铝板,方便安装并有效控制穹顶造价。板面上大小不一的孔洞由直径12mm、25mm、40mm三种规格通过参数化控制随机分布,每一块板面的孔洞排列都不同,确保整个穹顶的孔洞呈现自然而随机的分布方式。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043472241.jpg

冲孔铝板构建的穹顶©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078154727.jpg

冲孔铝板构建的穹顶©小隐建筑


穹顶空腔内置灯光,我们摒弃造价昂贵、且施工工艺复杂的LED定制灯泡吊装方式,选择在关键节点设置LED投光灯侧洗,控制光束角,使光线在冲孔板孔洞侧壁形成光反射,最终在铝板外侧形成逼真的浩瀚星空意象。并通过主入口的动态流星、下沉广场的恒星与星空之间形成显与隐、内与外的对比关系,强化整个底部空间夜晚如梦如幻的空间意境。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139721279.jpg

夜晚的星空©bpi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146690174.jpg

夜晚的星空©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174350846.jpg

夜晚的星空©存在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185839279.jpg

夜晚的星空©bpi

 


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我们都为龙门山镇保留了一片“星空”。在这片舒朗的“星空”下,卧云台成为了另一种生活的剧场。不同类型的展览和活动(艺术展、户外音乐会、集市等),可以在这里举行。或许会有附近村民避暑纳凉,有途经的游客拍照打卡,有情侣浪漫约会,有小朋友数“星星”,有满怀心事的人发呆思考……期待更多的人在这里自得其乐,期待”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在此发芽生长。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197496854.jpg

星空下纳凉的村民©bpi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210991191.jpg

星空下打卡的游客©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218263129.jpg

星空下打卡的游客©bpi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275775815.jpg

 星空下打卡的亲子©bpi
 



于山水间


卧云台坐落于龙门山壮阔优美的山水之间,我们以龙门山的山水自然为设计灵感,提出了“卧云”的建筑意象。“卧云”指高卧云雾缭绕之中,亦指“归隐”之意,“卧云台”表达了小隐建筑对“当下人们回归自然、回归天性、回归传统的内心向往”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268551579.jpg

来自山水的卧云意象©小隐建筑



“卧云台”的设计提取了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冰川漂砾”的地质遗迹特点、熊猫喜欢在树上玩耍的天性、熊猫形体的局部形态、熊猫栖居的竹林作为建筑元素,共同营造一个魔幻、开放、趣味的体验场所,构筑一个“隐士探秘”的玄幻意境。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293384591.jpg

 屋顶的水系©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301126519.jpg

山、水、建筑©小隐建筑



我们移植了石头、高山竹等自然元素直接融入空间之中,以湔江河谷的山水系统为原型设计了水循环景观,屋顶的水面像山里的湖,沿着山谷形成瀑布跌落下来,蜿蜒穿梭在底部的竹林秘境之中。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315947254.jpg

真假竹林的交织©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330150672.jpg

屋顶的湖水©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343361776.jpg

底部蜿蜒的河谷©形在摄影


底层白色的柱子似竹林般向上生长,中部建筑取熊猫悬卧于竹林之巅的意象,构建悬浮的半球之形。屋顶的浅水之上散落着两块大小不一的“浮石”, “浮石”之意源于龙门山 “冰川漂砾”地质活动所形成的飞来峰巨石和湔江河谷中的江河浮石。熊猫的局部形态及黑白色彩,成为室内空间、家具、软装等的熊猫主题元素。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355729182.jpg

浮石©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364694686.jpg

悬卧的熊猫©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383445154.jpg

 熊猫局部元素©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在画卷中


顺着长长的天梯走向云端的星际,山水秘境游览的画卷于此展开。接待厅迎面的竖向灯管是底层竹林的延续,顶部蜿蜒的灯膜、地面流淌的水墨艺术地坪漆、房间里荡漾的水纹灯光,亦是对底部水景的呼应。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398982295.jpg

通往云端的天梯©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463539418.jpg

穹顶下的接待厅©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481729835.jpg

接待大厅的墨色山水©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745685701.jpg

灯膜与云朵©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598796647.jpg

水纹灯光映在云朵上©ICYWORKS


一条幽深静谧的巷子与接待厅相连,黑色的肌理展示墙依次展示着湔江河谷从地底到天空多样的自然元素:岩层、土壤、苔藓、灌木、乔木、花卉、果实、动物……阳光穿过天窗将屋面的水波光影洒在巷子里。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626272087.jpg

时光隧道©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771495810.jpg

肌理墙©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809856633.jpg

肌理墙细节©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869697619.jpg

陨石©ICYWORKS


继续往深处走是第二个光影世界。细细的金属管和金属圆盘构建了神秘的竹林秘境,湔江河谷五彩的自然光影投射在秘境里,又被水波纹不锈钢板包裹的空间倒映在走廊的每个角落,让走廊更加神秘梦幻。漫步其间,河谷中的光怪陆离、虫鸣鸟啼萦绕身旁。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879641104.jpg

竹林秘境©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889879259.jpg

光怪陆离©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901975869.jpg

光怪陆离©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947672766.jpg

虫鸣鸟啼©形在摄影



熊猫野化科普厅观影结束后,穿过水墨长廊,跨过水面拾级而上到达三面环水的熊猫生态展厅,从屋顶跌落的水幕给凝固的空间带来流动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休息区稀疏有致的“竹丛”,构建起心理上的私密空间,同时也是熊猫栖居的“竹林”意象在空间中的叙事表达。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09982659624.jpg

 熊猫野化科普厅©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023947969.jpg

 水墨长廊©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089792285.jpg

悬空的陨石©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105941860.jpg

陨石与水庭©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220854540.jpg

熊猫生态展厅的竹丛©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275877132.jpg

熊猫生态展厅的竹丛©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287659413.jpg

竹节灯与竹林©形在摄影


从旋转楼梯缓步登上三楼,全落地玻璃带来良好的采光和通透的视野。贯穿空间的“竹丛”,蜿蜒的灯膜和晶莹剔透的玻璃砖墙再次出现在视野中,保证建筑叙事连贯性的同时,巧妙划分功能空间。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321717876.jpg

咖啡厅©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458515125.jpg

咖啡厅的山水©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358380618.jpg

咖啡厅细节©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389494387.jpg

咖啡厅细节©ICYWORKS



屋顶水面包裹着大面积的檐下灰空间,环形的大屋檐与列柱形成一个个画框,近处的水面将远处的龙门山倒映压缩到同一个画面中,如同横在眼前的一幅幅山水长卷。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580853821.jpg

屋檐下的画卷©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580479305.jpg

屋檐下的画卷©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581635933.jpg

屋檐下的画卷©ICYWORKS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644752904.jpg

屋檐下的画卷©形在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650539984.jpg

 屋檐下的画卷©形在摄影



中国文化里的”山水”并不仅仅是“风景”,而是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精神家园。如何让建筑与周边山水融合对话,我们认为并非誊写山水之形态,而是究其根本,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当地人一方承载情感的场所,构筑同本土山水一致的场所精神。除了维护好当地既有的自然山水,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次建筑实践为当地输入一些新的“文化”,营造一个更具诗意的精神场所,让这一片土地更加富饶,让这里的生活被更多的人向往。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724355242.jpg

初冬的卧云台©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743481216.jpg

雪山下的卧云台©秋语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751279161.jpg

秋天的卧云台©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788443863.jpg

卧云台与村子©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804817794.jpg

卧云台上的风景©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项 目 信 息
-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827484775.jpg

一层平面图©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873373035.jpg

二层平面图©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906434993.jpg

三层平面图©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944228701.jpg

总图©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0977557595.jpg

剖面图©小隐建筑

http://img.zhux2.com/editor1659511001504825.jpg

照明系统图©bpi


主创团队:小隐建筑

主持建筑师:潘友才

设计总监:杨喆(合伙人)

技术总监:陈仁振(合伙人)

结构工程师:杜旭

设计团队:胡沁梅、何仪、苟源君、杨锐、刘子轩、赵亚线、冯煜桃、葛祥鑫、宋智颖、叶淑华、曾茂森(实习)

施工图设计:成都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朴京武 陈欣 何金菊 罗俊 王丽萍

灯光设计:bpi

设计团队:王凯、陈梦、蒋强苧、李欣榆、刘浩宇、彭虹、何江月、吴依婷、叶婷

软装设计:十格设计

设计团队:吴佳娟 舒苗 朱怡 罗莎

业主单位:四川希望花舞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彭州希望顺宸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四川鑫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摄影:秋语、存在摄影、形在摄影、ICYWORKS、bpi、小隐建筑

撰文:潘友才 刘凯瑞

翻译:冯煜桃 刘子轩

项目地址: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

建筑面积:2210平方米

建成时间:2021年9月



来源:搜建筑

主页: 饕餮小妖怪    阅读原文

标签: 设计鉴赏 现代设计 原创设计

举报

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换一批

|视频推荐
  • 【商业建筑】成都每经中心 / 以数字媒体及时尚中心为核心的“空中花园媒体城”

  • 【商业建筑】“龙门吊” | MAD赢得重庆寸滩国际邮轮中心竞赛

打赏

×

浇水

30筑讯币

赠送数量

小计: 9600筑讯币

×

赠送成功!

赠送记录可在消息中心查看

已扣除 30筑讯币

竞猜

×
请选择竞猜区间
请选择竞猜注数,每注为筑讯币

需支付 筑讯币

×

已扣除 349筑讯币

竞猜结果请关注倒计时

竞猜排行榜

Ranking List

请选择举报原因

  • 违反国家法律规定

  • 垃圾文章

  • 广告

  • 其他原因 :

    0/140